戰國時期,齊桓公為了表現自己廣集賢士的決心,在宮廷前點起明亮的火炬,準備日夜接待各地前來晉見的人才。雖然他求賢若渴,但不知什么原因,火炬整整燃燒了一年,都沒有人上門求見。
有一天,京城東郊來了一個鄉下人要求晉見齊桓公。然而卻只會九九算術。齊桓公說:“九九算術乃是末流小技,你還是趕緊回去吧!”鄉下人回答:“我遠道而來,是專門來為國王解決難題的。我聽說宮前火炬燃了一年也沒有人上門,這是因為國王您是雄才大略的君主,各地人才都怕在國王面前獻丑被人譏笑,所以就不敢登門了。我的九九算術的確是微不足道的小技術,但國王如果能以禮待我,還怕那些有真才實學的能人不來嗎?”齊桓公聽罷心悅誠服,連連點頭表示贊許,立即以隆重的禮節接待了這個鄉下人。果然不出一個月,四方賢人都紛紛前來晉見了。
“庭燎求賢”的故事包含了一個深刻的管理學道理:利用庸人的示范作用,宣傳自己的人才政策,向所有的人才表明自己的真誠態度和堅定決心。而如果把身邊平庸的人用好了,那么杰出的人才自然也就來了。這就叫做“善待眼前人,招攬天下才。”在一個企業里,崗位需求是多樣化的,因此人才需求和管理手段也必須多樣化,這樣才能做到能崗匹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