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故事與管理:“用賢不用力”

作者: 發布時間:2014-01-08 瀏覽量:1

 ay4山西華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

春秋時期,魯國的單父縣缺少縣長,國君就請孔子推薦一位賢能之人,孔子推薦了自己的學生巫馬期,他上任后十分努力,披星戴月,廢寢忘食,兢兢業業工作了一年之后,單父縣大治,巫縣令卻一病不起。國君只好讓孔子再推薦一名學生。這次,孔子推薦了閔子騫。子騫彈著琴、唱著小曲就到了單父縣,他在官府的后院建了一個琴臺,終日鳴琴,身不下堂,日子過得很滋潤,一年下來,單父縣的經濟發展得更快,社會更加穩定。后來,巫馬期很想和閔子騫交流一下工作心得,于是,他找到了閔子騫。ay4山西華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

這個大名鼎鼎的閔子騫是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小伙子,個子不高,面色紅潤,有一個睿智的額頭,說話慢條斯理,眼睛很黑很亮。在他面前,巫馬期應該是感到了壓力。兩人談話是從寒暄客套開始的,不過很快就進入了正題。巫馬期羨慕地握著閔子騫的手說,“你很幸運有個好身體啊,不像我被自己的病給耽誤了。”閔子騫卻搖搖頭說:“我們的差別不在身體,而在于工作方法!”他進而解釋道:“用賢者易,用力者勞,易則久,勞則傷。”也就是說:“你做工作靠自己努力,可是事業那么大,事情那么多,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,努力的結果只能是勉強支撐,最終只會損害自己的身體。而我的方法是調動能干的人做工作,事業越大可調動的人就越多,調動的能人越多事業就越大,工作自然越做越輕松。”ay4山西華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

閔子騫和巫馬期的對話揭示了領導藝術最核心的一個問題——領導者要通過別人完成任務,領導的核心工作不是調動自己的工作積極性,而是調動他人的工作積極性。ay4山西華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

其實,管理的本質是通過別人完成任務。如果有十件事情,一個人做了,那叫勤勞;有一百件事情,一個人全部親力親為,那叫“找死”;有一百件事情,主事的人自己一件不做,手下人都能辦好,而且還感謝他提供這樣的機會,這就叫管理。評價一個人的領導力如何,不是看他干了什么事,而是看他通過什么人干事。即:領導者可以不必擅長某些專業領域的工作,而是能調動那些專業人士為自己用心的工作,從而獲取最大限度的經濟和社會利益。ay4山西華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

閔子騫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“用賢不用力”,后世漢高祖劉邦則闡釋了這一理念。劉邦曾說:“夫運籌帷幄之中,決勝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;鎮國家,撫百姓,給饋餉而不絕糧道,吾不如蕭何;連百萬之軍,戰必勝,攻必取,吾不如韓信。此三人者皆人杰也,吾能用之,此吾所以取天下也。”毛主席提出的領導干部主要職責就是“出主意,用干部”也與這一思想一脈相承。ay4山西華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

可是多少領導者卻不能達到呀!ay4山西華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

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